16
2011
07

智者乐水

培训业界人尽皆知的学习曲线,是一条开口向上的抛物线,位于二维坐标(横轴为学习时间,纵轴为学习成效)第一象限内,顶点接近横轴和原点;顶点的意思是:当你学习一样新事物到一定阶段,会有一个瓶颈,临床表现为状态低靡,无所适从,自我怀疑,很想放弃。一旦突破这个瓶颈,成效则扶摇直上。这条抛物线在弱冠之年烂熟于心,在我三十而立的时候走进了我的职业,可用之解释很多的现象,也许这就是传说中的规律;在我邻近四十不惑的此时,再次亲身验证其永恒。

每天都在祈祷周末快快到来,我的游泳卡在书包里嗷嗷叫唤呢。一早起床,洗白白,穿漂漂;打开电脑,重温视频,游泳动作分解,如何浮起,如何换气,下肢动作三步骤,上肢动作两要点……躺在地板上军事演习,神似。记得很多很多讲师在讲解理论联系实际这个话题的时候,都喜欢拿学习游泳作为例子,说明实践的重要性。看样子这些所谓的讲师们自己并不会游泳,你连游泳都不会,还敢站讲台;修完身,才能齐家治国平天下,ok?建议你赶快去死以谢天下。

有世界游泳冠军的教练的独门秘籍支撑,来到泳池一瞅,满眼里全都是错误动作、武功瑕疵。唉,大家伙的休闲态度要是有鄙人十分之一的认真,这水上江湖也不至于如今天般惨淡。水依旧是那么的凉,但是我不会直接蹦下去抽筋了。先热身,然后轻轻浣水,与其对话,培养温情,它便不会淹我。扔掉对游泳圈的幻想,拿出舍我其谁的胆量,练漂浮。小时候为了了解电的酥麻,被220伏电压捶击过;为了明白火的热烈,拿手指玩味过的;后来为了学溜冰和滑雪,后脑勺自由落体撞成了半个白痴。要了悟生活的真谛,必须以身相试,勇者无敌,这是本人的人生信条。

上肢动作很简单,标准游泳课12课时,它的权重只是1课时,腿部动作是10课时。在此特别强调水中环境的特殊性:水的密度(1千克/立方米)严重大于空气密度(0.0013千克/立方米),人体内80%是水,所以行走在空气中易如反掌,但是行走于水中则频频遇阻;如果你的身体和动作能够与这个阻力很好的配合,也就是传说中的借力,那么就形成了前进的动力;反之则进退维谷,纠结不已。所以学会游泳的要害在于很好的适应水中环境,也即熟悉水性。跟管理一样,MBA的工具都是普适,买本教材熟读即成高材生,可是现实中企业问题层出不穷,难点遍地。因为应用环境是不确定的,未来不可知,风险不可控。要说考场上智商最高者胜出,现实中往往情商最高者为王。以此推论:智商高的人多半不擅长游泳。所谓智者乐山,仁者乐水。 

终于踩到了学习曲线的顶点,因为双腿动作与浮力环境匹配不起来。那一刻真的很想哭。又有半罐子晃荡的业余教练在一边指手画脚无限制的批判。气馁、自卑感一股脑涌上心头,突然联想起往年的失业都是我自食其果、甚至追忆起13年前高考落榜之理所应当;如果年底之前离开这家公司,完全是因为我无法自抑的表面张狂内心脆弱的本性所导致的越来越恶化的人际……内心已经流眼泪了:当初溜冰是无师自通的,滑雪是自学成才的,水冰雪同源同质,为什么适应不了了呢?是因为恐惧心理吗?

老子决定豁出去了,不就是1米8的水深嘛,如果沉下去,池边的几十个爷们不会作壁上观的。借助浮板,把身体尽量前倾,重心前移,完全舒展身体,心理放松的时候身体的重量好像也减轻了,自然浮起,能明显感受到浮力的作用,每一个划水的动作,都能导致水环境的改变,造制身体移动的条件;一旦身体失衡,你越恐慌越容易呛水,你越默默地调整身体自救越容易恢复平衡。给自己规定了一个起点一个终点,来来回回的矫正腿部动作,慢慢找到感觉。不知不觉3小时过去了,很累很累。陆地运动容易流汗,奇怪水中运动不见流汗,但是四肢酸软,呼吸衰弱,眼皮都快合上了。回家躺下,动弹不得,没有睡意,只是闭目养身。

学无止境,择日再战。

 

« 上一篇下一篇 »

相关文章:

成也萧何  (2011-12-19 13:38:18)

抵玉皇顶  (2011-8-16 16:46:7)

蛟龙得水  (2011-7-30 16:36:20)

水调歌头  (2011-7-10 13:36:14)

班后2小时  (2010-8-24 11:42:51)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